挖掘文化資源 打造旅游產業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文旅融合就是滿足人民群眾對高品質生活追求的一種體現。
特別是近年來,文化與旅游相融合逐步受到社會各界的認可,對經濟社會發展促進作用明顯,取得了不錯的成效。以我區為例,作為文化旅游大區,文旅產業已成為經濟發展重點產業,越來越受到追捧。特別是2013年《文成公主》實景劇成功演出,以及新近推出的舞臺劇《金城公主》,都已成為自治區、拉薩市重點打造的文化旅游項目,成為了建設世界旅游目的地、充分展示西藏文化獨特價值和精神內涵的重要舉措。
盡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對我區而言,文化旅游產業仍大有可為,必須進一步結合我區的文化資源,深入挖掘深厚的藏文化底蘊,推動文化與旅游業融合發展,展示文化內涵與魅力,塑造旅游品牌形象,實現文化旅游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帶動作用。
發揮地方優勢,打造文化品牌是旅游發展的必然選擇。文旅融合要有自身特色,堅持開發與西藏相關的新興旅游文化產業,以特色創名牌,以優勢爭市場,把特有的地域文化融于產品、管理、服務和營銷之中,實現“人無我有”“人有我精”。堅持深入挖掘西藏本土文化資源,把文化資源提升為文化產品,創造一批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俱佳的文化品牌,努力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發展文化產業,實現自然、人文、社會環境相適應是基本要求。必須在系統梳理我區傳統文化資源上下功夫,把虛的、靜態的、失落的、瀕危的文化找回來,使其景觀化和形象化,讓游客能夠直接觀賞飽含文化內涵的旅游景點。必須以“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為原則,千方百計保護好、合理規劃利用好古遺跡、古建筑、古村落等文物和非遺民族技藝,融入旅游景點項目。必須依托文化資源,深度開發和挖掘旅游景點的人文價值、美學價值,把發展文化產業和調整產業結構結合起來,把文旅融合產業培育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出臺鼓勵政策,營造良好環境是基本保障。政府要積極作為,出臺對文化、旅游企業的扶持政策,鼓勵企業家積極投資文旅產業,保護好、引導好民營資本投資旅游文化產業的積極性。努力培育一批重點民營文化企業,發揮帶動作用,促進文化產業投資主體多元化,以文化發展促進旅游、餐飲等行業聯動發展,逐步在我區形成文化產業群,打造新的文化產業格局。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