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宏:關注安全和效率低速開放道路自動駕駛將率先實現
8月26日,2019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簡稱“智博會”)在重慶開幕。本屆智博會以“智能化:為經濟賦能,為生活添彩”為主題。
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在演講中表示,人工智能不再講究酷炫,而是要講究如何扎扎實實地推進和落地,并建議首要關注安全和效率,尤其在無人駕駛領域,低速開放道路自動駕駛將率先實現。
爭奪人工智能話語權
李彥宏認為,過去一年,人工智能從大家津津樂道的那些酷炫的效果變成了一個社會的共識,變成了一個國家戰略。這其中,百度要做的就是扎實地去推進人工智能在各個產業領域的滲透,幫助各個領域、各個行業提升效率,提升人們的感受。
“過去我們可能會津津樂道說,某一輛無人駕駛汽車在高速上,在沒有人干預的情況下跑了幾千公里。今天我們可能更加關注無人駕駛怎么能夠真正的安全,怎么能夠降低成本,怎么能夠在低速的環境下,在開放道路上跑起來。”李彥宏說。
即便如此,李彥宏對國內人工智能的發展狀況依然是樂觀中保留謹慎。在李彥宏看來,雖然中國的人工智能的論文發表數量、專利申請數量是全球第一,但是今天我們更多的是要看人工智能整體開發框架上有多少話語權。
“最近好像英國的《自然》雜志上有一篇長篇的報道,就是比較中國和美國人工智能的這種發展。那么它確實也提到了,中國論文發表數很多,就是專利申請量很多,但是我們的人工智能的深度學習的框架還有差距,這些都是我們需要未來去下功夫提升的。所以就是人工智能不再講究酷炫,而是要講究如何扎扎實實地推進和落地。”
無人車解決“停車難”痛點
在談及無人駕駛發展時,李彥宏表示,正是出于安全的角度考慮,低速場景的L4級自動駕駛會先于高速的L3級自動駕駛落地實現。此前,在2019年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李彥宏就曾演示了百度自主泊車技術的進展。
據介紹,搭載自主泊車技術的車輛用戶可以通過APP召喚車輛,車子就可以遠程啟動,自動開出地庫來。而行進中如果前方有車輛或者障礙,車輛會自動規避或者等待,并能針對突發情況進行及時反應,保障運行安全。
除了安全可控,自主泊車也將大幅度提升用戶在停車場景中的操作效率,很大程度上解決城市交通中“停車難”的痛點。據悉,2018年我國乘用車的保有量達到2.7億臺,而停車位則嚴重低于需求數量,缺口高達6000萬。在一線城市,司機有大約30%的駕駛時間花在停車、找車位上。自主泊車技術則可以幫助用戶獲取“最后一公里的自由”,從停車場附近的擁堵中解放出來。
目前,百度該項技術已拿到多個車企的合作訂單,在不久的未來,沒有司機、自動奔向停車位并停泊好的智能汽車就會出現在公眾身邊。
演講中,針對人工智能的發展,李彥宏還建議要加快基礎設施的建設。他認為相較美國,中國有基礎設施方面的優勢,“我們可以在路側增加很多設備來提升安全和提升效率。”此外,他認為充分利用開源和開放平臺,也是推進人工智能落地的重點之一。
如今,人工智能已經成為普遍共識,并上升為國家戰略。作為人工智能的重要賽道,自動駕駛的技術突破和商業化落地必將帶來深刻的變革。而以百度為代表的人工智能企業或將以“最后一公里”為始,真正開啟自動駕駛的大眾時代,引領大眾生活駛向未來的智能新世界。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