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掠影】河西走廊上的人文風情
【掠影】
河西走廊上的人文風情
郭 博
系列紀錄片《月圓騰格里》已創作完成,并與觀眾見面。
2017年初,西北師范大學傳媒學院任志明、黃淑敏教授兼總導演開始了系列紀錄片《月圓騰格里》的策劃和籌備工作。經過半年多的前期準備、文字撰稿以及實地考察后,于2017年9月組建了30余人的創作團隊,正式開機拍攝。
十集系列紀錄片《月圓騰格里》分別由董偉導演的第一集《藜麥熟了》、王超仁和董姝涵導演的第二集《沙漠人家花饃饃》、孫建新和梁宇軒導演的第三集《獻月》、王寧導演的第四集《紫金的花海》、范博禹導演的第五集《坑里鏗鏘》、孫祥英導演的第六集《我的農場我做主》、董彥成導演的第七集《杜文的詩與遠方》、張旭東導演的第八集《追憶墾荒歲月》、孫祥英和屈煒茗導演的第九集《奶牛養成記》以及郭博導演的第十集《紀錄·月圓騰格里》構成。其中,第十集《紀錄·月圓騰格里》真實地記錄了劇組從2017年9月28日至2017年10月11日前往甘肅金昌、武威等地拍攝系列紀錄片的主要過程。
該系列片創作過程中,主創團隊秉持人文情懷,著力打造精品內容。其中,《藜麥熟了》飽含真情地記錄了藜麥從收割到最后成為食材的全過程,呈現了金昌市永昌縣東寨鎮在藜麥成熟之際的壯麗景色,展現了農民群眾豐收之際的喜悅之情;《沙漠人家花饃饃》記錄了武威、金昌等地沙漠農家制作傳統月餅的過程,呈現了河西走廊上的傳統節日和民俗風情;《坑里鏗鏘》則通過三代金川人的故事生動呈現了金川公司的發展歷程,展現了金川國家礦山公園的多姿多彩與雄闊氣派,并讓觀眾深入理解了金川“鎳都”之名的由來;而《追憶墾荒歲月》則通過老一輩墾荒人在鎳都金昌大片戈壁灘上不畏艱苦、奮勇拼搏、開墾荒地的故事,充分彰顯了當地的人文情懷和永不言棄的精神。
用影像重溫記憶,用鏡頭記錄真情。系列紀錄片《月圓騰格里》為我省紀錄片創作增添了一抹亮色。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