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臺23個社區衛生中心推廣“智慧家醫”
慢病居民到社區醫院就診,直接找簽約的家庭醫生,診斷用藥既快又準;家門口買菜5分鐘就能實現……昨天,北京青年報記者從豐臺區獲悉,近年來,豐臺區在提升民生福祉上,下力氣補短板。截至目前,“智慧家醫”已在豐臺23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面推廣,組建起450個“智慧家醫”團隊;今年底,豐臺區還將實現“五分鐘便民蔬菜零售網絡體系”的全覆蓋。
方莊重點人群家庭醫生簽約率達90%
64歲的崔德輝昨天上午根據預約時間來到了家門口的方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他來找他的老熟人,家庭醫生彭衛華看病拿藥。崔德輝長期患有糖尿病,以前到大醫院去看,每次換一個大夫,由于對他的病情變化不了解,血糖控制得一直不理想。三年前,崔德輝和方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簽了約,從此有了自己的家庭醫生。“每次來,我的病情變化彭大夫都了解,用藥也很準確,一年多了,我的血糖由以前的20多穩定到了7,幾乎和正常人一樣了。”對于醫患間這種固定服務所帶來的益處,方莊社區不少居民都有同感。
方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全國首家掛牌成立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承擔著方莊地區9萬居民醫療服務工作。2010年,作為北京市首批家庭醫生式服務試點單位,該中心開始了探索家庭醫生服務模式之路。經過9年的發展,目前,中心簽約居民達到3.38萬人,重點人群簽約率達到90%,已經率先實現簽約居民75%首診在社區。以全科醫生為核心的“醫護綁定”服務團隊,負責800-1000名簽約居民連續性健康管理。
到中心就診,病人不分診室,取號后自動被分到自己的家庭醫生名下就診。在這里和醫聯體天壇醫院建立起的雙向轉診云平臺,可以幫助社區重病患者直接到天壇醫院就診、住院。2018年該中心就向天壇醫院轉診3000余人,住院病人200余人。114掛號平臺嵌入方莊智慧家醫工作平臺后,家庭醫生還可根據病人病情做出精準判斷,為其進行在其他醫院的掛號診療,解決了到社區就醫患者的后顧之憂。
88名專家納入家庭醫生團隊
除此之外,“智慧家醫”還推出了智慧檔案、智慧APP、智慧上門等多種服務,為社區居民提供一體化、連續性的健康管理和基本醫療服務。
豐臺區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曹蓯告訴北青報記者,方莊社區的“智慧醫家”模式已經在全區23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面落實,全區組建起家醫團隊450個,88名二、三級醫院專家納入家醫團隊,為居民提供優質的健康管理服務。2019年1-7月,全區共計簽約居民43.58萬人,其中重點人群簽約28.71萬人。該模式也正在全市其他區進行試點。
“五分鐘便民蔬菜零售網絡”年內全覆蓋
因有新發地等多家果蔬批發市場,豐臺區被稱為京城的“菜籃子”“果盤子”。近幾年,豐臺區以品質生活為目標,合理布局商業網點,推動生活性服務業便利化、精細化、品質化發展。
據豐臺區商務局服務科科長張會利介紹,作為重點推進的“菜籃子”工程。目前,豐臺區政府已連續出資4000余萬元,支持社區菜市場升級改造、便民菜店新建。依托新發地等6大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從批發市場到蔬菜零售終端食品安全監測工作日趨細化,初步形成了以規范化社區菜市場為主體,連鎖化便民菜店為支撐,蔬菜直銷車為補充,便利店超市為搭載、電商銷售等新生業態為新動力的蔬菜零售多元化發展體系。目前,豐臺區共有蔬菜零售網點898家,平均每個社區2.2個,平均每千人售菜面積達52平方米,超出社區菜市場建設每千人50平方米的配套指標。2019年底,還將實現“五分鐘便民蔬菜零售網絡體系”100%覆蓋。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