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花投票近尾聲 瞧古詩詞中“國花”如何爭艷?
點擊進入“文藝星青年”>>
圖為梅花開 資料圖
近日,中國花卉協會發起的投票“是否同意推薦牡丹為國花”引發網友熱議。有網友表示“震驚”,詫異“牡丹竟然不是國花”;也有網友力薦梅花,認為“梅花最好,傲雪凌霜”;還有獨愛蓮花的網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一時間,“華山論劍”之“群芳爭艷”風起云涌,相關話題一度登上微博熱搜。
其實,我國國花之爭由來已久,國花之位也長期懸而未決。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有關國花的主張主要有四種:一是單一國花,其中又分“梅花派”和“牡丹派”;二是一國兩花,即梅花、牡丹同任國花;三是一國四花,即以牡丹、荷花、菊花、梅花分司四季;四是一國五花,即以牡丹為主,蘭、荷、菊、梅為輔的“一主四輔”配置。
此次投票就“贊成牡丹為國花”設置了“同意”或“不同意”兩個選項,“不同意”選項下設置了其他9種花的選項,分別是梅花、菊花、蘭花、月季、杜鵑、茶花、荷花、桂花、水仙。對此,中國花卉協會17日下午作出回應,上線該投票只是為了做民意調查,并不是直接確定國花。下一步還將綜合各方意見,把方案上報國務院相關部門,并提請全國人大審議。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古往今來,詠花之人不計其數。在國花投票結束之前,貼心的青年君精選詠花名篇,為各派擁躉拉票提供“火力支援”!
圖為牡丹花開 資料圖
自唐宋以來,牡丹便有“國色天香”之稱,唐、清兩朝曾將其定為“國花”。從投票的選項設置也能看出,牡丹的確是國花之爭的“奪魁”熱門。
賞牡丹
——(唐)劉禹錫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詩人先以擬人的手法將三種花的自然美賦予人性,又通過對比、烘托直抒胸臆,闡明自己的立場,劉禹錫對牡丹是“真愛”無疑了。
圖為梅花開 資料圖
梅,自古以來就位列“四君子”之一,是國花有力的競爭者。“梅花派”支持者認為,梅花頂寒傲雪、不屈不撓的特質與我們的民族氣質非常契合,而且在中國文化藝術史上,詠梅的詩畫之多令其他花卉望塵莫及。
梅花
——(宋)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王安石這首小詩就極具代表性。詩人通過寫梅花在嚴寒中傲然怒放,贊美了它高貴的品德和頑強的生命力,詩人以梅喻人,贊美那些像梅花一樣處于艱難環境中依然能堅持操守與品格的人。
【1】【2】【3】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