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收購家樂福中國80%股份 新一輪零售業變革來了?
6月23日,蘇寧易購宣布擬出資48億元收購家樂福中國80%股份,引起輿論廣泛關注。
對此,商務部發言人高峰在6月27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國的商業零售業是充分競爭行業,戰略合作、兼并重組是正常的市場行為,也是市場競爭的結果。
國外老牌商超巨頭為何“賣身”中國本土電商新貴?這場收購背后,是否預示著新一輪零售業大變革即將到來?本報記者就這些問題對相關企業與專家進行了采訪。
家樂福怎么了
“小時候最高興的事,就是一家人周末去超市里大采購!1995年出生的江蘇姑娘呂亦告訴記者,她童年的夢想就是有一天能“開間大超市”。
就在呂亦出生的那年,家樂福進入中國。之后迅速擴張,長期霸占中國外資零售商的榜首位置。2005年,如日中天的家樂福在世界五百強企業中排名第22位。那年,在家樂福大賣場搶著去推購物車的呂亦,看著人聲鼎沸的場面,一定很難想象到今天的局面。
家樂福怎么了?曾經光芒萬丈,如今為何黯然離場?
在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看來,家樂福在中國市場的“由盛轉衰”,首先源于外部大環境的變化。2010年之后,現代服務業的沖擊、電子商務的發展,使得家樂福曾經對中國傳統零售企業所積累的優勢蕩然無存!翱伤覙犯#└贤獠凯h境大趨勢的步伐卻相對滯后!卑酌髡f。
的確,在應對時代的變化時,家樂?偸秋@得“慢半拍”。比如當電商已成必然趨勢時,家樂福2015年才在上海正式開通網上商城,且覆蓋城市數量小、送貨慢、需滿129元才包郵……這對于習慣了網購當日達、次日達的中國消費者來說,簡直毫無競爭力。
“家樂福的優勢在于體量大,但‘船小才好調頭’!卑酌鞅硎荆袊就亮闶燮髽I可以對市場變化迅速做出反應、調整經營戰略,而家樂福龐大的體量、過去非常成功的商業模式,反而可能變成了制約進一步改革的“包袱”。
據業內人士介紹,家樂福正是因為過去“高度分權模式”太成功,以至于失去了對未來的敏感度。與沃爾瑪“中央集權模式”不同,家樂福始終沒有建立統一的采購和配送中心,而是把權力下放給各門店的店長,由門店自主選擇當地供應商,供應商直接送貨。兩種模式各有優劣,但通過把物流成本甩給供應商,家樂福得以“輕裝上陣”,取得暫時領先。
但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對供應鏈體系建設的忽視,讓家樂福在網購時代付出了慘痛的代價。當競爭對手紛紛深耕物流體系,建立起對網購的“護城河”時,直到2015年家樂福才開始擁有真正屬于自己的配送中心,可惜為時已晚。
在中國國際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看來,家樂福事件還應放在全球化發展的大背景中理解!斑@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全球化現象
- 標簽:
- 編輯:李娜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