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電視新聞

      “榆林綠”鎖住毛烏素

      • 來源:互聯網
      • |
      • 2019-07-10
      • |
      • 0 條評論
      • |
      • |
      • T小字 T大字

      榆林,昔日荒沙披綠裝。

      資料圖片

      塞上六月天,林海好風景。登高俯瞰,2157萬畝蔥郁的綠林將毛烏素沙漠擁在懷中,成功鎖住了860萬畝流沙。

      置身茫茫林海,很難想象,70年前,這里還是“山禿窮而陡,水惡虎狼吼”的苦難偏僻之地。七十載治沙造林,陜西榆林以1.62%的荒漠化逆轉速率,不斷縮小毛烏素。幾十年來,這里栽種的樹木按1米株距排開,可繞地球赤道54圈,像是給這個藍色星球,系上54條漂亮的“綠絲巾”。

      向沙漠發起挑戰

      1951年,被荒沙團團圍住的榆林市定邊縣小灘子村,人們肚子餓得咕咕響。

      “‘早上菜、晌午糠,晚上清湯照月亮’,咱小灘子人還要這么活嗎?”帶頭人李守林問大家。“不,再不能這么活了!”十幾個大漢擲地有聲。這一年,人扛肩挑,搬走沙丘;栽種樹苗,開辟良田。小灘子人第一次吃上了飽飯。

      據了解,新中國初期,榆林55%以上的國土面積,都被廣袤的沙漠所覆蓋,“風刮黃沙難睜眼,莊稼苗苗出不全;房屋埋壓人移走,看見黃沙就搖頭”是當時的真實寫照。

      “種樹,必須種樹!”新中國成立后,榆林人開始向沙漠進軍。

      李守林帶領小灘子人,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前仆后繼去治沙。4800多畝網框林一口一口“吃掉”沙漠,給人們帶來希望。后來,李守林積勞成疾,去世時66歲。

      和沙漠常年打交道的漆建忠,比沙區老百姓更苦更累。身為陜西省治沙研究所研究員,他為掌握風沙移動規律,跟蹤沙粒活動長達十年,遇到6級以上的大風天,別人躲起來,他卻沖上去,趴在沙面上記錄種子被風蝕沙埋的數據。多年來的堅守,他積累的10多萬項數據,為中國飛播造林提供了科學依據。

      男人們拿出命治沙造林,女兒家也一樣。榆陽區補浪河女子民兵治沙連45年堅守大漠植樹造林,用33條防風固沙林帶和14425畝林區,堵住了毛烏素南緣“黑風口”。

      “一場大風把新栽的樹苗埋了,沒有工具,就用手挖。挖得久了,手也就磨破了,真疼。”第一任女民兵連長童軍回憶說,手指出血、腳上打泡,都是家常便飯。由于條件艱苦,不少姐妹患上了風濕、關節炎的毛病。

      為了這一片綠色,70年來,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植綠大漠,以“敢叫日月換新天”的英雄氣概,演繹了可歌可泣的治沙壯舉。如今,大漠變綠了,歷史上曾經“沃野千里、莊稼殷實、水草豐美、群羊塞道”的自然生態美景恢復了,苦難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榜樣帶動全民植綠

      “樹,我不能賣;人,我不改嫁。”1988年,當丈夫張家旺倒在造林工地上后,面對前來勸說的人,靖邊女人牛玉琴就這一句話。治沙造林是牛玉琴和丈夫共同的夢想。她從痛苦中站起來,在沙海邊緣植樹800多萬棵、11萬畝,將丈夫生前畫下的造林版圖擴大了近7倍。

      今年牛玉琴70歲了,但仍然堅持種樹。“只要活著,就要種樹。”她說。

      在定邊縣,十里沙村黨支部書記石光銀唯一的兒子在拉樹苗途中車禍遇難。巨大的悲痛沒有壓垮這條錚錚鐵漢。“兒子沒有了,我還有孫子。一代接一代,治沙事業永遠不會斷。”石光銀用毛烏素沙漠南緣一條百余公里的綠色屏障,兌現了自己的鏗鏘誓言。

      神木青年張應龍心系家鄉,放棄外企高薪,一頭扎進荒漠,潛心研究治沙和沙漠植物開發。“朋友來沙地里看我,一眼望不到頭,全是沙子。他們覺得我瘋了,可我偏偏不信沙漠開不出花。”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積累中,張應龍從一個外行成長為治沙專家,“張瘋子”的夢想實現了。

      20萬畝長柄扁桃在大漠開花生長,帶動5000個農戶從事林木產業。人人厭惡的黃沙,蛻變成脫貧致富的金沙。

      在榆林,以牛玉琴、石光銀、張應龍為代表的治沙英雄、綠化勞模,都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他們如同黃土高原上的一株株莊稼,樸實無華卻顆粒飽滿。

      在榜樣的帶動下,建設美麗榆林成為這片土地上的行動自覺:44萬戶農民承包治沙60多萬公頃,群眾參與植樹積極性空前高漲,“親子林”“家庭林”“成長林”隨處可見。近5年來,榆林450多萬人次參加義務植樹活動,植綠5000多萬棵,植綠、愛綠、護綠成為新時尚。

      大漠生出靚麗風景

      碧野環繞,清泉涌動;峽谷明朗,生機勃發。來到榆林城北4公里處的紅石峽谷,頓時讓人心曠神怡。這里是中國沙漠地帶的飛播示范區。至今,榆林飛播造林保存面積達657萬畝,保存率高達70%,沙區飛播成效明顯。

      除了沙區飛播,在常年摸索和多次失敗中,沙區百姓摸清了沙漠的習性,還發明了引水拉沙、多管井、馬槽井、揚風移沙、搭障蔽、滿天星造林、前擋后拉造林、攆沙丘造林等有效的治沙方法。

      依靠科學技術,這片土地上的人們,還解決了沙區造林的諸多難題:引種的樟子松在大漠安了家,結束了沙區造林無常綠喬木的歷史;開展樟子松嫁接紅松科研項目,將紅松的生長區域向南推移了1-2個緯度,培育紅松嫁接苗7萬多株……

      如今,榆林已經形成“南治土、北治沙”的治沙模式:在北部長城沿線風沙區,以全面保護現有植被,治理流動、半固定沙地為重點,采取喬灌草、多林種、多樹種相結合,人工、飛播、封育相結合,營造穩固的防風固沙林帶;在南部黃土覆沙區,加大封育力度,生態林與經濟林相結合,營建生態經濟型防護林。

      投入少、見效快、效益好、易推廣,榆林治沙經驗在國內外聲名日顯。自1990年以來,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數百名治沙專家來榆林參觀考察學習治沙技術,榆林成為國際上一個備受關注的“治沙樣本”。

      綠色,是榆林的夢想。扭住治沙造林不放松,一屆一屆往下傳,一茬接著一茬干。這片土地上的人們一代代堅守,“沙害”變為“沙利”,“沙中城”變成了“林中城”。隨著退耕還林、三北防護林、天然林保護等一大批重點工程相繼啟動,千里風沙線上出現“大漠駝跡絕、塞上柳色新”的新景象。與此同時,中國第一條沙漠高速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友薦云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忘忧草日本在线播放www| 男人和女人爽爽爽视频|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不卡| 久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 精品一久久香蕉国产二月| 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无码| 一本到中文字幕高清不卡在线| 樱桃视频直播在线观看免费| 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超污视频在线看|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爽爽| 一级特黄女**毛片|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偷窥欧美wc经典tv| 色妺妺在线视频|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在线| 99久久免费只有精品国产| 成人年无码AV片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电影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色欲| 国产成人免费ā片在线观看老同学| 99久久久久久久| 手机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久久综合综合久久综合| 欧美日韩亚洲成色二本道三区| 免费精品国产自产拍观看| 视频一区视频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 成人动漫在线观看免费|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在| 欧美怡红院在线|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网| 青青草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自在线| aaaa级少妇高潮大片在线观看| 搡女人免费免费视频观看| 亚欧色一区w666天堂| 欧美超清videos1080p| 公天天吃我奶躁我的在线观看| 色天天躁夜夜躁天干天干|